顾名思义,台历是人们用于查看日期的工具,其不仅便捷、简洁清晰,而且种类和样式也丰富多样。今日,长春台历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讲述“台历的故事”。
一、历史由来
中国拥有历法的历史约为四千多年。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表明殷代的历法已达到相当水平,此页甲骨历堪称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亦被称作日历。唐诗有云:“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历日”或许是最早的台历。唐朝时期,史官按日裁纸并装订成册,每月一册。每页写有月份和日期,预留空白供近侍太监记录皇帝言行,此即为“历日”。“历日”月末先交由皇帝审阅,再由史官存档,以供编写《国史》之用。因其具备记时议事之功能,文武百官纷纷效仿。
二、社会发展
据史料记载,约在 1100 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已开始使用日历。当时的日历又称皇历,不仅记录日期,还是编修国史的重要资料。那时的日历将一年分为 12 册,依据每月天数确定每册页数,同时将月份和日期写于每一页上,而后交予服侍皇帝的太监暂行保管。待太监每日在空页记录下皇帝言行,并于每月月末交由皇帝过目批准后,送至史官存档。史官再将日历内容与朝廷及国内各地区大事相结合,经提炼、润色后记录下来,便成为国史。此后,因日历为生活带来诸多便利,逐渐进入不少当朝大官家庭。经过一番变化,编制成自家日历;再后来,随着日历趋于大众化、家庭化的发展,人们将历书上的干支月令、节气及黄道吉日等都印于日历上,并留下大片空白供记事之用。
至于月历后来发展成挂历、台历等多种形式,仅为近一个世纪之事。台历款式从最初的简单样式,演变成如今的诸多变种样式,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市场经济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当然台历也在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台历已趋向于更小更精致。
三、主要种类
①电子台历:造型精美的电子台历程序,可显示、查询多年的公历、农历、节日、气节等信息。
②个性台历:利用自己的照片或喜爱的图片制成的台历。
以上便是长春台历小编为我们带来的“台历的故事”相关内容,不知读完长春台历小编此文后,各位对台历的了解是否有所加深?台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性价比也较为合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具。